Wednesday, February 28, 2007

歷史上的今天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劉邦稱帝,定都長安,建立漢朝。劉邦結束了我國秦末以來動亂的局面,使國家重新恢復正軌,幷且逐步走上休養生息的道路。劉邦也徹底打破了貴族政治,開創平民皇帝的先例。

公元772年2月28日,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誕生。白居易是我國文學史上的著名詩人,他在文學上積極提倡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爲時而著,詩歌合爲事而作,同時他還寫下了許多感嘆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對後世影響頗遠。

1947年2月28日,臺灣爆發二二八事件。這是臺灣歷史上,死傷最慘最多,影響最深廣的歷史事件;「二二八」也因此成爲臺灣人的共同夢魘。不幸的是,却有不少別有用心的政客利用這種傷痛的歷史,借「二二八事件」大肆宣揚族群對立、激化政治對立,在臺灣民衆的歷史傷痕上撒鹽。

1972年2月28日,中國與美國在上海共同發表《中美聯合公報》(亦即“上海公報”),結束了中美之間冰凍的關係,開啓了中美關係正常化的先聲。

Tuesday, February 27, 2007

人骨拼图

在纽约市筹办大型集会前夕,“集骨者”现身江湖,惨无人道的连续杀人戏幕也由此展开。在犯罪现场的线索,是凶徒无意留下?还是刻意为之?

借助新手艾米莉亚的帮助,病瘫在床的神探林肯·莱姆(全身瘫痪,只能勉强扭转头、肩膀以及一根无名指)是怎样通过专业的刑案鉴识,如何利用杰出的邢案分析,来与凶犯周旋,并一次又一次及时救出受害者的呢?

杰佛瑞·迪佛的《人骨拼图》成功塑造了林肯·莱姆这个别具特色的“瘫痪神探”,该书把读者带到警察办案时惊心动魄、分秒必争的现场,并且进入犯罪者的内心底层,堪称一部精彩的惊悚侦探小说。

Monday, February 26, 2007

慕容翰

慕容翰,是五胡十六国期间燕国慕容家族的名将,他乃鲜卑族领袖慕容廆长子,却因为其母出身卑贱而与世子之位绝缘。在父亲慕容廆过世之后,慕容翰因为素有才略而遭致继任的弟弟慕容皝猜忌,无奈之余,慕容翰叹曰“吾受事于先公,不敢不尽力,幸赖先公之灵,所向有功,此乃天赞吾国,非人力也。而人谓吾之所办,以为雄才难制,吾岂可坐而待祸邪?”并为避祸逃奔先后投靠辽西鲜卑段氏与宇文氏,虽然身在异邦,慕容翰仍然处处为燕国着想,并且在后来找到机会逃回祖国,之后更助弟弟慕容皝先后征服高句丽与宇文氏,为慕容氏稱霸辽东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惜,慕容皝虽然欣赏他的才华,却始终对他怀有疑忌;因此,慕容翰终于难逃厄运,被迫服毒自杀。临死之前,慕容翰对使者说:“翰怀疑外奔,罪不容诛,不能以骸骨委贼庭,故归罪有司。天慈曲愍,不肆之市朝,今日之死,翰之生也。但逆胡跨据神州,中原未靖,翰常克心自誓,志吞丑虏,上成先王遗旨,下谢山海之责。不图此心不遂,没有余恨,命也奈何!”遗憾之情不言而喻。

纵观慕容翰一生,他始终能够不计个人得失,以大燕利益为上,其爱国情操实在难得。就军事才能而论,其才堪与慕容恪、慕容垂相提并论,是燕国早期杰出的将领之一,惜乎英雄空有一身才华,却未遇明主,留下不少遗憾。

Sunday, February 25, 2007

掃雷游戲

從前有個公司,叫微軟;微軟造了一個系統,叫windows;windows裏有個游戲,叫掃雷。自從有了掃雷游戲,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經醉心其中,享受消滅每一個地雷的快感。

還記得,我第一次接觸的掃雷游戲,卻不是windows自帶的,而是在網絡中瀏覽一朋友的網頁,無意之中邂逅了朋友自己編譯的掃雷游戲,不過當時也只是知道了“原來掃雷游戲是這樣子的”,如此而已,并沒有去嘗試著玩一玩。對windows自帶的游戲,我絲毫沒有任何興趣,因此也就幾乎都不玩那些小遊戲。現在已經不記得是哪天突然心血來潮開始玩掃雷的,不過卻清楚地記得當初連掃雷的基本玩法都不知道。因爲不知道可以通過鼠標控制,一次性翻開那些已經找到地雷的數字周圍的未知地帶;因此,只能一個一個地去推敲,再一個一個地翻開,那樣子耗費的時間當然就很多了。巧的很,前陣子,我還意外地發現,竟然有一位朋友也用和我曾經使用的土辦法來挖雷。

找出所有的地雷,也許并不是什麽特別困難的事情,但是要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找出一切地雷就不是那麽容易了,很多人甚至不能完全找出高級組的99個地雷,更遑論在短時間之內完成任務了。

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找出高級組的99個地雷,聽說,有一個大學同學的最好記錄是70秒,看他玩掃雷可以用匪夷所思來形容。說來慚愧,挖完99個地雷一般都要耗費我300秒左右的時間,個人的最優記錄也要234秒,對我來說70秒簡直就是天方夜譚。然而,不經意間,在網上看到了當前世界掃雷的最佳記錄,竟然是在區區39秒之內就搞定99個雷,掃雷掃到如此境界,當真可以“驚天地,泣鬼神”了。也許在這些高手眼中,掃雷已經不是一個游戲,而已經躍昇爲一種藝術了。

Saturday, February 24, 2007

柳下惠

在旧小说中,我们常可以看到作者引用“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典故,用以赞扬男子之美德。那么,柳下惠是何来历?他坐怀不乱的典故具体故事又是如何的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相传在一个天寒地冻的夜晚,柳下惠宿于郭门,恰巧有一个流浪的妇女前来投宿,柳下惠恐她冻死,就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了一夜,丝毫没有非礼行为。因此,柳下惠就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则是这样子的:某年夏天,柳下惠外出访友,不巧途中忽遇大雨,为避雨他直奔郊外古庙,但一踏进门槛,却见到一位裸体女子正在里面拧衣,柳下惠急忙退出,立于古槐之下,任凭暴雨浇注。此事传为佳话,故有“柳下惠坐怀(槐)不乱”之美名。

其实柳下惠并不姓柳,他姓展,名获,字子禽,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柳下”是他的食邑,“惠”则是他的谥号,所以后人称他“柳下惠”。据说他又字“季”,所以有时也称“柳下季”。柳下惠被认为是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他“坐怀不乱”的故事在中国历代广为传颂。《孟子》中说“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所以他也有“和圣”之称。

历史上坐怀不乱的男人或女人有很多,为什么独柳下惠成为道德标榜呢?要清楚解释这个问题,就不能不提及柳下惠的另外一面,其实坐怀不乱并不是柳下惠最高的一面,他最高的一面在于他的高尚人格。

古籍记载“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柳下惠认为如果坚持原则、正直待人,不管去哪里都可能受到排挤,随时都可能丢官弃职;如果拿原则当儿戏,与权力做交易,在哪里都可以实行,又何必出走到国外求发展呢?柳下惠的人品就在这里:以正道事人,以正道立身,即使因此无缘于功名富贵,也在所不惜,因为“丢官事小,失节事大”,这就是他的人格!

Friday, February 23, 2007

剑客阿飞(2)

“不是我买来的东西,我绝不要。不是我自己买来的酒,我也绝不喝!”
——他拒绝了李寻欢的顺路车,也拒绝了他的佳酿美酒。

他腰畔上插着一柄剑。
——严格说来,那并不能算是一柄剑。
——那只不过是一条三尺多长的铁片,既没有剑锋,也没有剑锷,甚至连剑柄都没有,只用两片软木钉在上面,就算是剑柄了。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那只不过是个小孩子的玩具而已”,不过渐渐的,大家将会发现,“这玩具实在危险得很”。
“我的剑是用来杀人的!”他如是说。
一剑杀白蛇,难道真是为了50两银子?
“没有50两银子,我也要杀他,有了50两银子更好。”他解释道。

“我和别人不同,我非成名不可,不成名我只有死。”这是孤独少年的真心话。
“我没有姓!”他似乎藏着许多秘密,他的身世,如谜却又显然充满了悲痛与不幸。
“认得我的人,都叫我阿飞。”
——阿飞就是少年的名字。
“等到我成名的时候,也许我会说出我的姓名。”阿飞如是说。

Thursday, February 22, 2007

剑客阿飞(1)

茫茫大地,万里白银。
风在吹,雪在飘。
在这冰天雪地里,却留下了一串漫长、孤独的脚印。脚印很深,显然这人已不知走过多少路了,已走得精疲力竭,但他却还是绝不肯停下来休息。
——透过这些脚印,似乎可以看到一个身影自遥远的北方孤独地走来,又孤独地向前走去。
他走得很慢,但那并非因为他不能走快,只不过是他不肯浪费体力而已——就如同一匹在雪地中行走的狼,如果前无猎物,后无追兵,它是无论如何不愿走快的——因为他觉得光将力气用在走路上未免太可惜了。
他走得不快,但却绝不停顿,即使听到车辚马嘶声,他也绝不回头。
他的背脊挺得笔直,直得像标枪。
他既没有带伞,也没有戴帽子。溶化了的冰雪,沿着他的脸流到他的脖子里。
他身上只穿了件很单薄的衣服,他的人就像是铁打的,冰雪、严寒、疲倦、劳累、饥饿,都不能令他屈服。
没有任何事能令他屈服!
他的眼里永远带着种不可屈服的野性,像是随时都在准备争斗、反叛,令人不敢去亲近他。
他的脸看来是那么孤独,那么冷漠,似乎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甚至对他自己。

Wednesday, February 21, 2007

历史上的今天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踏上中国大陆的土地,开始了一次他称之为“谋求和平的旅行”

这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后第一位美国总统访华,也是美国总统第一次访问一个与之没有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在该次访问中,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上海公报” ),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和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随后,美中苏三角外交的态势开始形成,并逐渐成为决定国际形势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尼克松的这次破冰之旅开创了20世纪世界外交新局面,因此,他对中国大陆的7天访问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

Tuesday, February 20, 2007

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發生於公元383年,當時的前秦已經滅掉諸多對手,統一了中國北方,實力空前强大,前秦君主苻堅欲趁勢消滅南方的東晉,統一中國南北,因此爆發了淝水之戰(淝水位于現今安徽省壽縣的東南方),最終東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僅以數萬軍力大勝八十餘萬前秦軍。

詳細分析淝水之戰作戰雙方的實力,我們可以發現,前秦失敗是理所當然,東晉勝利卻實屬偶然。

之所以說前秦失敗理所當然,并非覺得苻堅完全沒有滅掉東晉的實力,恰恰相反,苻堅的的確確擁有滅晉統一的實力,只是他開戰的時機不對。淝水之戰之前,前秦在極短的時間內能够迅速擊潰多股敵人統一北方,除了苻堅本人治國有方、善于用人之外,還因爲幾個敵對勢力都處于內鬥之中,無暇亦無力和强盛的秦國拼鬥。前秦滅掉了北方的諸多對手,表面上北方歸于一統,實質上,內部矛盾重重,調和前秦的內部矛盾,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再加上苻堅本人寬宏大量的心胸,諸多敵對勢力昔日的手下幹將都被其收歸麾下,由此也給前秦內部注入了許多不穩定因子,一旦局勢有變,這些不穩定因子都可能瞬間爆發,蕭墻大患不可避免。反觀東晉的情勢,雖然經過不少內亂反復,但是經由謝安諸士族勢力的經營,當時倒也君臣和睦,內外同心。前秦在錯誤的時間發動了錯誤的戰爭,焉能不敗?果不其然,雖然前秦擁有“投鞭斷流”的實力,在淝水之戰中卻一觸即潰,甚至留下“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的陰影,龐大的前秦帝國也隨之冰消瓦解,空留下諸多遺憾。

東晉勝利卻實屬偶然,爲甚麽如此說呢?東晉自典午東遷,積弱甚久,欲以區區八萬士卒,敵强秦兵百萬之衆,縱然孫吳在世,亦難爲謀。在苻秦大舉伐晉之際,謝安卻圍棋別墅,一若行無所事,何也?只因爲沒有萬全之策,只能委諸氣運,與其張皇自扰,益亂人意,不若勉示鎮靜,或能稍安衆心,此乃安之苦衷,不足爲外人道也!“幸而,朱序通謀,苻融失利,謝石、謝玄等得以一戰即胜,奏功淝水,天不亡晉,幸有此捷,何怪安之喜出望外,屐齒爲折乎?”

淝水之戰以東晉的全面勝利告終,使苻堅統一南北的希望徹底破滅,不僅如此,北方暫時統一的局面也隨之解體,重新陷入分裂混亂的血海之中,直到公元439年北魏重新統一北方。中國南北分裂的局面繼續維持,直到公元589年才有陏文帝楊堅的“區宇一家”,再度統一南北,至此已去淝水之戰206年矣!

Monday, February 19, 2007

十年前的今天

十年前的今天,亦即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逝世。

虽然邓小平一生从来不曾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的头衔,但他被认为是1970年代末至1990年代中期中国大陆的实际最高领导人,是中国大陆党和国家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的提议者,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的政策几乎影响到了20世纪后期每个中国人,也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世界,这些影响至今仍然存在且必将继续存在下去。他共有8次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两次当选该刊“年度风云人物”(1978年和1985年)。

Sunday, February 18, 2007

新春大吉

“金猪送福送吉祥,奥运福娃来帮忙:贝贝送你谷满仓,晶晶送你亲满堂,欢欢送你事如意,迎迎送你身安康,妮妮送你福寿长。祝你新春快乐,好运无限! ”

“春节到,拜年早:一拜全家好;二拜困难少;三拜烦恼消;四拜不变老;五拜儿女孝;六拜幸福绕;七拜忧愁抛;八拜收入高;九拜平安罩;十拜乐逍遥。”

祝福大家在丁亥年健康平安快乐!

Saturday, February 17, 2007

除夕快乐

腊月三十(小月则是腊月二十九),也就是除夕,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贴春联,燃鞭炮,放烟花,吃团圆饭,拜年贺喜,派发压岁钱……在华人社会里,过年绝对是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

今天已经是2006年的最后一天,亦即丙戌年的除夕了,在这辞旧迎新之际,祝福所有的亲戚朋友除夕玩得开心快乐!

Friday, February 16, 2007

初中旧事

(本篇是以前在msn space写的,代表的是当时的想法,现在不少观点已经改变了^_^)

不知道为什么,初中给我的回忆几乎都不是正面的,历历在目的都是不愉快的记忆,可能是其中发生的某些事件在我脑海中留下了很深的痕迹--而且是相当负面的印痕,在我回味初中往事的时候,这些不愉快的回忆都会很快闪过我的脑海,以至于对于初中的回忆都深受影响,都染上了一种灰色的意味。

初三毕业之后被学校敲诈--请允许我使用这个词,而且这也确实就是实情,也许500的数目现在看来不算很大,但是在当时,在哥哥还在大学就读,而我又要上 高中的当儿,500块确确实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不管怎么说,它至少也够我一个学期的零用花销了--这事,至今想来我仍耿耿于怀,我无法理解更无法原谅 这种事情的发生。这也将永远成为初中给我留下的最不愉快的回忆,铭刻在我的心头。

初一的三天采茶经历,据说是为了帮学校筹钱买电脑,电脑据说也是要为我们服务的,只不过一直到初三结束,我还是不知道学校筹钱买的电脑到底为我们服务了啥。

几乎每星期一次的清除垃圾--2个小时的劳动课--就是把学校的生活垃圾往河边的深水潭里倒,名副其实的污染环境运动,现在想来实在有愧,都不知道当时那帮子人怎么想的,也不知道这项“古老”的传统是否被废除了。

Thursday, February 15, 2007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却不知道困扰了多少芸芸众生。“人人想过好光阴”,可惜“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就是不论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现实问题,感情问题也够折腾人的。不信,请听听蔡琴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_^

-----附歌词-----

人人想过好光阴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有几对好夫妻呀
有几个好家庭
人人想过好光阴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有的是没金钱呀有的是没感情
无钱有感情穷呀穷开心
有钱没感情富哟富伤心
难得有钱又有情
有的是饱暖又思淫
把好好的家庭搅的不太平

你若想过好光阴
做人不能不正经
别靠着有金钱啊
就伤了好感情

Wednesday, February 14, 2007

情人节快乐

一年一度的情人节又来临了,祝大家情人节快乐!

也祝福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_^

单身的各位加油,别再继续独唱“单身情歌”了@_@

Tuesday, February 13, 2007

台北政坛

2月13日,马英九因特别费案,遭台湾检方以贪污罪起诉。随后马英九辞去中国国民党主席,并宣布参与2008年总统选举。

这则新闻,就如同引爆了一枚重型炸弹,对台湾政坛产生了深远影响。接下来,国民党会如何应对以及泛蓝如何整合以重夺2008总统大位,这些后续发展特别引人注意。另外,特别费风波会否继续延烧波及民进党的四大天王,台湾的其他政治人物会否也被起诉,诸如此类也引发各界关注。“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因为马英九被起诉,国民党可能深受打击四分五裂以致一蹶不振;也可能利用这次机会,通过“悲情牌”激发内部的凝聚力,甚至很好地整合泛蓝。同样,这个案例对民进党来说也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他们可能因此在2008年轻松击败泛蓝继续执政,也可能因由于此次案件而烧及自身自食恶果。接下来,各方如何理牌如何出牌,我们拭目以待。

对于此次特别事件,高喊“政治迫害”者有之,心中暗爽偷笑者也有之,姑且不论其中的是非曲直,但是从这一次的事件,我们不难看出,一旦行政和司法互相干扰,本来就肮脏的政治会变得如何的龌龊不堪。

Monday, February 12, 2007

豪杰出亡

“自来豪杰出亡,甘为敌用,必致祖国沦胥”,“微子奔周而商亡,由余奔秦而戎灭,伍胥奔吴而楚覆。”五胡十六国时期,慕容垂离燕奔秦,亦犹是也。个人对由余的情况不了解,稍微查了一下网络资源,好像他并非因为受迫害或者排挤而奔秦,而是奉命出使之后留在了秦国,果真如此的话,“由余奔秦而戎灭”就说不通了,用“良禽择木而栖”可能更合适。微子的情况大家应该都比较了解,他出走是因为商纣王昏庸无道,他是在热爱国家而又无法改变局面的无奈之中出走的。众所周知,伍子胥出走则是因为他们全家都有性命之危,他出走也是迫于无奈,是为了不作无谓的牺牲,是为了保存自身并且为父兄报仇。然而,慕容垂的出走,情况则完全不同,不管怎么说,慕容垂在前燕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他若想造反打倒敌对势力的话,成功率不敢说100%,但是90%肯定是有的。但是他却选择了逃亡,这一方面展现了其宅心仁厚的为人,宁可逃亡避祸,也不愿与自己的同族兵戎相见;另一方面因为慕容垂是国家的顶梁柱,他的奔走投敌,直接导致了前燕的灭亡,不知道他要如何解读自己的爱国心。

Sunday, February 11, 2007

雨过地皮湿

雨过地皮湿,以前从来没有用过这个短语,甚至是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个词,因此,乍一见到,对其具体意思也就丝毫不了解。在百度的“知道吧”毫无所获,求助于google大神,也是一无所获;还好,在字典里找到了这组词汇,虽然找不到具体出处之类,但是至少短语的意思搞明白了。

雨过地皮湿,从字面的意思来看,我估摸着应该是指雨下得不大,只是地表湿润了而已。现在常用以比喻工作不够深入,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范例:希望垄断改革能够深入进行,而不只是雨过地皮湿。

Saturday, February 10, 2007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士为知己者死”里的“知己”说的是君臣、主仆之间的关系,它更侧重于其中的知遇之恩,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等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中的“知己”谈的则是朋友之情,它偏重的是其中的心灵相知,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等的。

谈到知己之交,最好的例子莫过于管夷吾和鲍叔牙的故事了,管仲曾经说过:“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於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夷吾能够成为一代名相,帮助齐桓公成就霸王之业,其知己鲍叔牙功不可没,以至“管鲍之交”都成为坚贞真挚的友谊的代称了。

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精神相与,旷骨仙风。“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后子期早亡,知音已失,伯牙遂绝弦不鼓。”他们是知音,也是知己。知己必定是知音,可以老少相配,可以是红颜蓝颜,可以是君臣,甚至是敌人。文王姜尚是知己,齐桓公宁戚是知己,秦穆公百里奚是知己,刘备诸葛亮是知己,《聊斋志异》里的书生狐仙是知己;周瑜一死,诸葛亮亦发哀而吊之,二人也未尝不是知己;沈浪和王怜花斗智斗力,他们是对手也是知己;李寻欢与郭嵩阳是朋友也是知己,小李飞刀和上官金虹是敌人,又何尝不是知己?

古人曾有“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的遗憾,今人有何尝没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之感慨?

Friday, February 9, 2007

权力制衡

权力制衡在近代成为一种民主政治的法治原则,应当归功于启蒙思想家的努力。孟德斯鸠及其他思想家将权力制衡的基本理论归结为两个基本思想:不受约束的权力 必然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道德约束不了权力,权力只有用权力来约束。

在此我想提的权力制衡和腐败没有什么关系,和所谓的民主也毫无干系,这个想法是在看了一些电视剧之后突然间窜入我脑中的。实在很难想象,如果缺少了权力制衡,一个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特别是如果缺乏对国家元首的权力制衡,而寄托于其本人自身的道德诉求之上,那么这个国家将会被带向何方?其实,不管是所谓的民主国家也好,所谓的专政国家也罢,一般内部都会有各个阶层的权力诉求,因此也就自然地拥有一定的权力制衡,只是轻重有别而已。即使一个人掌握了国家的内部控制权,内部完全失去了制衡的因素,那么肯定会有来自外部的制衡或多或少对其产生一定的效用。只是如若发生权力制衡失调之后,那么其产生的后果可能不是其国民或者世界可以承受得了的。

因此,权力制衡对每个国家,乃至世界都是甚为重要的,尤其是那些容易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国家,其内部的权力制衡则更为重要,因为如果他们内部权力制衡失效的话,对世界的打击将会是无可想象的。

Thursday, February 8, 2007

士为知己者死

“士为知己者死”是流传颇广的古训,反应的是一种知恩图报的精神,语出于春秋战国之交的豫让,《战国策·赵策一》详细记载了豫让以死相报智伯知遇之恩的故事——“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以众人遇臣,臣故众人报之;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

“士为知己者死”是臣子对君主赏识之心的报答,是奴才对主子知遇之恩的回报。百里奚担任秦国宰相七年之久,“三置晋国之君”,“救荆州之祸”,“发教封内,而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百里奚为秦国的国强民富,为秦穆公的霸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以之报答了秦穆公的知遇之恩。侯赢、朱亥冒着生命危险帮助魏公子窃符救赵,为的也是一报信陵君的知遇之恩。诸葛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心尽力辅佐阿斗,也是为了报先帝刘备的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

Wednesday, February 7, 2007

少用成语?

据媒体报道,台湾教育部长杜正胜日前闹笑话,推出的成语辞典,竟然把“三只小猪”、“楚门的世界”、“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童话及电影名都列为成语,在台湾引发争议。杜正胜更在1月25日再引战火,索性直言“用成语是国文教育的失败”,“成语会使人思想浑沌、一知半解”,他根本反对使用成语。说来,杜正胜与成语还真有着“不解之缘”,曾经在致已故学者的挽联上把“音容宛在”写成了“音容苑在”,还曾经为陈水扁错用“罄竹难书”形容志愿者的贡献强作辩解,这一次则干脆和成语“一刀两断”。

杜正胜此举在台湾岛内激起了极大的反应,也引来了教育界和学术界人士的痛批。行政院长苏贞昌显然也不以“杜意”为然,更以“有读书,才会引用成语”,“现代人只会动嘴皮,一天到晚喷口水,只有学富五车的人才能有智慧、出口成章、旁征博引、俯拾皆是,如果在方圆之内、斗室之间,看到人才无碍,真是大为痛快。”来反讽杜正胜的“成语无用论”。另据台湾媒体报道,有岛内网友提议发起一人一信,要求杜正胜下台,不然“台湾前途茫茫无所终,台湾的未来只有音容‘怨’在了,就像三只小猪老大的房子一样。”更有台湾网友提议,遇到说错话、做错事还想一直辩解的人,就说“这个人真的很‘杜正胜’耶!”一时之间,“杜正胜的新成语解释”在网络上也热起来,如果有谁还不知道这位“部长”的大名,那还真是落伍了!

堂堂教育部长,竟然一而再,再而三地闹笑话,还真是让世人开眼了!

Tuesday, February 6, 2007

不以一眚掩大德

不以一眚掩大德:不因爲一個人有點小過失而抹殺他的大功績,與「勿以小惡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有著相似的涵義。眚(shěng):過錯,過失。

典出《左傳·僖公三十三年》:『秦伯素服郊次,鄉師而哭曰:「孤違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過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秦穆公之所以能够成爲春秋五霸之一,一方面是因爲他本人的遠見卓識,另一方面則是因爲他能够打破尊卑貴賤廣納賢才,而其「不以一眚掩大德」的寬廣胸懷肯定也是他能够稱霸的重要因素之一。

Monday, February 5, 2007

邊城浪子

題記:「能看著一件事因仇恨而開始,因寬恕而結束,無疑是愉快的。」

古龍的《邊城浪子》一書,主要是圍繞著仇恨叙述的,因爲19年之前的一樁驚天血案而引發的復仇之旅是該書的主要內容。「流不盡的英雄血,殺不盡的仇人頭。頭可斷,血可流,仇恨難罷休……」

故事的主角傅紅雪是一個孤獨寂寞,滿心創痛的跛子,而且還有一種可怕的病毒蛇般糾纏著他。他的病會突然而來,而且來得可怕。尤爲不幸的是,唯一能够安慰他、瞭解他的人,卻在他的復仇之旅中被埋入了黃土。更可悲的是,到事情快要結束之時,他才發現自己原來只不過是個局外人。突然間發現,自己爲之奔波奮鬥多時的目標,卻突然成爲一個不著邊際的幻影,人世間最可悲的事情莫過于此了。傅紅雪這一生,過的究竟是種甚麽樣的生活?生命對他未免太無情。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這場恩怨糾紛因仇恨而開始,最終卻因寬恕而結束,這無疑是令人愉快的。

『薛大漢忽然把酒葫蘆遞過去,道:「喝口酒?」
傅紅雪:「不喝。」
薛大漢:「你從來都不喝酒?」
傅紅雪:「從來不喝。」
薛大漢:「賭錢呢?」
傅紅雪:「從來不賭。」
薛大漢:「你喜歡幹甚麽?」
傅紅雪:「甚麽都不喜歡。」
薛大漢:「一個人若是甚麽都不喜歡,活著還有甚麽樂趣?」
傅紅雪:「我本不是爲了有趣而活著的。」
薛大漢:「你活著是爲了甚麽?」
傅紅雪緊握著他的刀,一字字道:「爲了復仇。」
……』

也許傅紅雪原本就不應該降生到這個世界,他本不屬于這個世界,他活著,只是爲了復仇,毫無樂趣可言。這是他的悲哀,也是人類的悲哀。

『仇恨,勢不兩立,不共戴天的仇恨!
「你殺了我父親,所以我要復仇!」
「你要殺我爺爺,所以我也要殺你!」
就是這種仇恨,竟使得兩個完全陌生的人,一定要拚個你死我活!人世間爲什麽要有這種可怕的仇恨,爲什麽要將這種仇恨培植在一個孩子的心裏?
傅紅雪自己心裏的仇恨,豈非也正是這樣子培養出來的!
這孩子今日若不死,他日長大之後,豈非也要變得和傅紅雪一樣!
這些問題有誰能解釋?』

冤冤相報,至死不休。一個人去殺一個他自己毫不相識的陌生人,只因爲他們之間的仇恨已經在他心中扎根成長。仇恨的力量,令人心寒。

Sunday, February 4, 2007

人生如戏

人生如戏,我们就是戏中的生旦净丑。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你演你的戏,我演我的戏,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故事中,有时扮主角,有时演配角,有时是深处其中的当局者,有时则只是匆匆的旁观过客。

人生如戏,人人都在演戏,所不同的是,人生舞台千奇百怪,远远比戏台的舞台宽阔得多。学者有研究舞台,企业家有经济舞台,政治家有政治舞台,士兵有战斗舞台,医生有手术舞台……每个人都在各自的舞台上演戏,偶尔也可能在不同的舞台上客窜演出。

人生如戏,有时候我们既是导演,也是演员,或悲或喜,由自己掌控;有时候我们却只是演员,不是导演,或聚或散,无从选择。

人生如戏,所不同者,人生这部戏,没有编剧,没有剧本,无从预演。其实即使排练过,过场之际也极可能是另外一种情境;而且一旦走过场,就永远也没有机会重新剪辑。

人生如戏,生命不息,演戏不止。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繁华凄凉,欢声愁苦,团聚离别,酸甜苦辣等等都可能是主题,但是戏幕永远不会终结,一幕落幕之后又有一幕上演。

Saturday, February 3, 2007

春运

2月3日,中国2007年春运正式开始。

在不了解中国大陆情况的外国人脑海中,根本不可能有“春运”这个词汇,他们无从了解也无法理解这种现象。因为春运是中国大陆特有的一种现象,是中国大陆在农历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的现象。

春运期间客流量非常大,近10年来,每年的春运的客流量都在10亿人次以上,而且逐年上升。春运一般发生在春节节前15天及节后25天左右,因此每年春运约40天。一般意义上的春运,是指中国大陆的城际交通,不包括中国大陆与香港和澳门之间的交通以及国际交通。口语中的“春运”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春节前后的运输现象,二是“春运期间”的简称。春运规模非常之大,以致中国大陆交通难以承受,为了解决春运问题,政府每年都要提前部署,但目前仍很难缓解春运压力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

春运的产生主要源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及社会人力大量流动的情况。在中国,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是一年的开始,无论离家人有多远,一般人都会尽量在除夕之际与家人团聚,共度新春。自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开始鼓励自主就业,并且人员的流动限制也开始松动。因此有非常多的人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到经济较发达地区就业,造成了人口的大量流动。这些离开家乡到外地就业的人员在春节前后集中返乡过年,即成为春运运输的主要人群。此外,这段时间是中国高等院校寒假假期,多数学校在春节前两到三周开始放假,在正月十五左右开学,因此在外地就读的返家学生构成了春运运输的另一主要人群。同时,春节期间也是一年中的几个长假之一,部分人会选择在春节期间去旅游,运输旅游人群虽然跟春运尖锋时间不同,但也加重了运输系统的压力。

春运期间,不仅给中国大陆运输系统带来很大的压力,同时也伴生了不少其他问题。因为车票难求引发的问题就包括车票价格问题(值得庆幸的是,2007年铁道部宣布火车票价不再上浮,此举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兜售假车票欺诈问题,“黄牛”牟利问题(“黄牛”是人们对票贩子,即专门以加价销售已购车票,并以此获利的人的俗称);此外,因为人口流动大,在火车站、汽车站等地人口过分集中也引发了不少社会安全问题。

有学者认为,造成春运压力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平衡以及教育资源分配过于集中,与此相关的还包括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及剩余劳动力等问题。

显然,要在短期之内完全消除春运压力以及其带来的问题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应该庆幸,政府在这方面投入的关注与努力已经取得不少可喜的成果,衷心地希望情况会变得越来越好。顺祝各位返乡的游子旅途顺利!

Friday, February 2, 2007

阿拉伯數字

0123456789,這些數字符號組成了阿拉伯數字的組合,不能不說這真的是一項非常偉大的創舉。一個人,不管他使用的是什麽語言,是中文也好,英語也罷,亦或是法語也好,梵文也罷,也不論他怎麽發音,0123456789于他代表的意義却是完全一樣的。簡簡單單的幾個符號,成爲了統一全球的數字號碼,這難道不是一項偉大的創舉嗎?

0123456789,名稱叫做“阿拉伯數字”,其實這些數字并非阿拉伯人所創造發明,它們最早産生于古代的印度。這些符號後來通過阿拉伯人逐漸傳播到歐洲,所以被歐洲人誤稱爲“阿拉伯數字”。到後來,雖然弄清楚了阿拉伯數字的來龍去脉,但是大家早已經習慣了阿拉伯數字這個叫法,所以也就一直沿用至今。由于阿拉伯數字筆劃簡單,書寫演算都十分方便,因此隨著歷史的發展,這些符號在各國逐漸流行起來,也成爲了全球各國通用的數字符號。

據說,這套系統最初只有123456789,沒有“0”這個符號,零在那時還只是一個黑點。後來,又經過不知多少歲月的演化,“0”才正式登場,直到那時,這套數字系統才算真正形成。不能不說,“0”的出現,幫助我們解决了很多的問題,不過這已經是另外一個話題,畱待下次討論吧。

Thursday, February 1, 2007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出身仕汉羽林郎,
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
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的《少年行》道出了当年许多长安少年的梦想,霍去病无疑是这个梦想最好的实践者。

霍去病出生于一个传奇家庭,他的母亲是个私生子,他本人也是一个私生子。如果不是幸运女神降临的话,作为一个女奴的私生子,霍去病可能永无出头之日。然而,奇迹降临到了他的家庭,随着霍去病小姨子卫子夫的得宠,卫氏家族从此平步青云,加以军功起家,成为一门五侯的豪门望族。

也许是深受舅舅影响的缘故,霍去病自幼就精于骑射,并且很早就展现其为将的过人才华。 元朔六年 (公元前123年),年仅18岁的霍去病率领800骁骑深入莽莽草原好几百里,以其独创的“千里奔袭”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这次战斗杀死匈奴2000多人,匈奴单于的两个叔父一个毙命一个被活捉。第一战就有如此战绩,未及弱冠的霍去病也因此被封为冠军侯。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受封为骠骑将军,同年春、夏领军先后的两次河西大战,使匈奴的实力受到很大的打击。两次河西战役之后,匈奴不得不退到焉支山北,汉朝完全控制了河西地区。曾经在汉朝头上为所欲为,使汉人家破人亡无数的匈奴终于也唱出了哀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从此,汉军军威大振,而霍去病更成了令匈奴人闻风丧胆的战神。同年秋天,霍去病出色地平息了匈奴降军的骚乱,妥善处理了匈奴河西投降一事,更体现出其临机应变的过人智慧与胆识。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调集10万骑兵,随军战马、步兵辎重无数,由卫青和霍去病各领5万骑兵,东西两路向漠北进军。霍去病率军从代郡出发,在深入漠北寻找匈奴主力的过程中,率部奔袭2000多里,大败左贤王,歼敌7万多人,俘虏匈奴王爷3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83人,左贤王部几乎全军覆没。在这次长途奔袭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山以祭天,禅姑衍山以祭地,得瀚海而班师。从长安出发,一路奔袭至贝尔加湖,在一个几乎完全陌生的恶劣环境里沿路大胜,这是何等的成就!经此一役,“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长城内外一片和平景象,人民安居乐业。霍去病和他的“封狼居胥”,从此成为中国历代兵家人生的最高追求,终生奋斗的梦想,而这一年的霍去病,年仅22岁。

可惜,霍去病完成如此不世的功勋之后,仅仅过了两年,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24岁的大将军霍去病就去世了。霍去病的墓至今仍然矗立在茂陵旁边,墓前的“马踏匈奴”石像,象征着他为国家立下的不朽功勋。

霍去病生为奴子,长于绮罗,却没有沉溺于富贵豪华,而将国家安危和建功立业放在一切之前。汉武帝曾经为霍去病修建过一座豪华的府第,但霍去病却上奏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短短的八个字,爱国忘家,壮志凌云,震撼人心,刻在历朝历代保家卫国将士们的心里。霍去病少言多行,从不说空话。汉武帝曾经想亲自教他孙吴兵法,他回答说:“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虽然其父从未尽过丁点的父亲之责,但是在霍去病飞黄腾达之后,却也不忘对生父尽孝,并将后母之子霍光带回长安培养成才。

当然,少年将军霍去病也并非完人,可能是因为少年得志,他对士卒体恤不够。由于他经常远距离行军打仗,后勤补给难续,士卒们经常缺衣少食,他却没能做到与士卒同甘共苦;在塞外时,士兵缺衣少食,饥饿难当,他却在踢球寻乐。此外,他也曾因私怨射杀李广的儿子李敢,成为其一大污点。

不过霍去病的光辉是无法掩盖的,戎马生涯短短几年,却彪炳汗青,赶走匈奴对后影响深远。其作战神勇,加上所部是当时最精锐的部队,六战匈奴全胜,每次都是纵横数千里深入敌营,横扫大西北。千载之后,世人仍然遥想少年大将霍去病的绝世风采,为他的精神和智勇而倾倒,为他那不恋奢华保家卫国的壮志而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