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12, 2006

小议曹操

一直以来都挺欣赏曹操这个角色,最近重新翻《三国演义》(目前读到赤壁之战情节),觉得有必要再理理自己的思路,对和曹操相关的一些情节做点小评。

整体上看,在小说中曹操的角色是典型的奸雄形象,但是从字里行间以及故事情节中,我们不难看出曹操这个人物不同一般之处,实在令人叹服。

小议曹操之一

操为洛阳北部尉之时,“初到任,即设无色棒十余条与县之四门,有犯禁者,不避豪贵,皆责之”,其中还特别提到他棒责中常侍蹇硕的叔叔,达致“内外莫敢犯者,威名颇震”的效果。初进官场之际,孟德就展现了其作为出色政治人物“执法不避豪贵”刚阿的一面。

在何进和十常侍的斗争中,孟德两次进言(1.“宦官之势,起自冲、质之时;朝廷滋蔓极广,安能尽诛?倘机不密,必有灭族之祸,请细详之。”2.“宦官之祸,古今皆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若欲治罪,当除元恶,但付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败也。”),都展示出他与众不同之处,对比很容易就看出他的见识高于袁绍之流甚多。

王允和众百官因为董卓欺主弄权皆哭之际,孟德独抚掌大笑曰:“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妙语解颐之余提出刺杀董卓的实质性建议,孟德的勇气让人不得不佩服。刺杀不成能够随机应变以献刀为名并且及时逃脱,也凸显出孟德过人的智慧。

和陈宫一起逃亡至成皋,因误解错杀吕伯奢一家,之后更故意杀死吕伯奢,还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之语,让孟德深受读者非议。其实这正是孟德之过人之处,试问天下人,谁没有此心,谁又能开此口呢?借用毛宗岗评语,“至于讲道学诸公,且反其语曰:‘宁使人负我,休教我负人。’非不说得好听,然察其行事,却是步步私学孟德二语者。则孟德犹不失为心口如一之小人;而此曹之口是心非,而不如孟德之直捷痛快也。吾故曰:此犹孟德之过人处也。”

其他留待下次再补充。

No comments: